许多民营医院的咨询朋友吐槽患者总爱纠结于费用,导致沟通很费劲,效果也不理想,问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。不少临床医生也抱怨患者因为诊疗费用高而离开,根本不管收费是否合理,治疗是否有效,让医生很头痛,很困惑。遇到价格敏感的患者,我们该怎么沟通才能达到效果呢?

再看下面一个例子:

患者刘某,44岁、男,经他人介绍前来镶牙;医生给他推荐的是种植修复和烤瓷桥修复,他对种植很感兴趣,但最后说到费用时(6600元/颗),他提出回家考虑一下,随后起身离开,再打电话一直说忙,最后也没再回院。

这是一个真实而又普遍的案例,这类对价格异常敏感的患者,民营医院的咨询和医生都会经常遇到,但是往往没有很好地解决办法,导致流失率很高。医疗营销网对此作了几点分析和总结,以供参考。

一、为什么患者拒绝高价格?

许多人都认为对价格敏感的患者都是没钱的患者,不尽然!我们在分析原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,找到患者背后的真实想法:

1.患者认为物无所值

不一定是患者没钱消费或不舍得花钱,可能是患者觉得“价值不够”,主要体现在该诊疗服务给他带来的价值和好处不够明显,不值得花那么多钱。

2.患者消费预算不足

需要明确患者所能够承受的价格区间,调整医患双方的期望值,然后针对性调整诊疗方案,尽量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。

3.患者觉得不紧迫

有些患者会认为症状影响不大,再等等也无无妨。要记住,只要患者主动就诊,就说明他是有需要的,关键是我们要懂得正确引导,强化需求。

4.患者健康意识低

患者对自身健康不够重视,不舍得花钱治疗。针对这种情况,我们要提高沟通及引导能力,转变患者的固有观念,提高健康重视度以及转变患者的消费观念等。

5.患者不信任医院

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不够,经过就诊体验后觉得对医院不放心放心,或者别的机构比更具有优势等。

二、注意沟通技巧

针对价格敏感的患者,应注意以下几点沟通技巧:

此隐藏内容仅限注册用户查看,请先

总之,绝大多数患者的钱都不是捡来的,对价格敏感是很正常也很合理的,关键是医疗咨询和医生要懂得高效沟通和引导,消除患者困惑,满足患者诉求,创造双赢结果。借助以上的分析建议,希望能让大家少走弯路,达成效果。

点赞 0 已收藏未收藏

发表回复

0 已收藏收藏